我覺得導演拍這部片把自己的觀點描寫得非常清楚,紀錄片是在地鹿港人發聲的一種方式,同時也記錄了整個反彰化火力發電廠的經過。而身為彰化人不知道有此事件,心中覺得有些辛酸。
而我對於最近幾年台灣的遊行(例如:反六輕、反核四、反媒體壟斷、反風力發電廠設置太近)之反對聲浪,覺得台灣人會適時地支持與表現出自己對於這些社會議題的想法,但是有許多時候,可能因為資源不足以維持,所以需要犧牲一些弱勢人的權利,或是貪圖利益的人想從中獲得回扣,而想要有的建設與發展,這些發生在台灣的反對聲浪與遊行活動讓我感受到社會運動與人民發聲的重要,當然也包含了沉默螺旋理論中所陳述的概念,有些人不想表態了,因為大多數人贊同,若身為少數人,又發言,則會受到抨擊,所以他們就表態了。
紀錄片名為「遮蔽的天空」是描寫空氣污染嚴重,導演在座談會上說,「現在都只有在下雨後,天空才會出現原本的藍色」為此,他感到有些感慨,片名取名為遮蔽的天空也是為此因素。而影片的倒數的幾個片段,畫面以煙囪排放出來的污染、水溝裡的汙水吸回水管顛倒的方法呈現,而聲部以反彰火組織在環保署抗議時的誦經普渡樂播出,讓欣賞者有種震撼與將希望求之於鹿港最有名的天后宮媽祖。
紀文章導演最這個版本有邀請了三個在反彰火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來說他們的觀點與提醒現代人一些關於環保的理念,座談會上導演說,這是比較有紀錄片比較有意義的部分,也是紀錄片主觀的展現導演觀點的一種呈現。
我覺得這部影片很有發人深省的意義,讓我再度去思考「人類與地球的共生共榮,是否地球會反撲?」也讓我去思考「現代的工業開發是否真正殘害了農漁業的生存?」很多事情都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因為開發帶來的環境破壞可能會造成未來子孫生存的環境衝擊,很多大自然的變幻與災害都可能因為建設與開發而產生,所以我覺得很多事情是需要專家評估,多數人的認同或許只是少數服從多數,而不代表這是最好的選擇與決定!
小檔案:《遮蔽的天空》 (The Poisoned Sky)
1.臺灣紀錄片,完成於2009年,導演為紀文章,片長100分鐘,曾獲得南方影展觀眾票選獎。
2.影片以在彰化縣的彰濱工業區闢建「彰工火力發電廠」為主題,描述地方環保人士組織「反彰火聯盟」,展開環境運動保衛戰的過程。
3.探討著究竟是「經濟發展」掛帥?還是「環境生態」保本?究竟是「工業開發」重要?還是「農業立國」有理?究竟是「國家至上」響亮?還是「民眾第一」好聽?
4.(The Poisoned Sky)FB粉絲團:
5.遮蔽的天空精華版-紀文章:http://www.youtube.com/watch?v=D_yFHF3xyJ8